据中国医药报上海讯 记者靖九江报道“上面不好治上面,下面不好治下面;上面、下面都不好就先治上面,因为上面治不好,下面也好不了。”4月20日,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在上海组织的一个学术活动中,以形象的语言解释了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疾病)与哮喘(下呼吸道疾病)在发病及其治疗上的关系。他强调,哮喘管理需要长期避免危险因素,而过敏性疾病,特别是过敏性鼻炎是哮喘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于过敏性鼻炎一定要早防早治,这对于控制哮喘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是同一气道的同一种过敏性疾病,二者会相互诱发。研究显示,78%的哮喘患者患有鼻炎,而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哮喘患病率比非鼻炎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作用》(ARIA),婴儿期患过敏性鼻炎者在11岁时,哮喘发生的危险升高一倍。由此可见,过敏性鼻炎是发展为哮喘的高危因素。因此,钟南山院士认为,如能在过敏性鼻炎发病早期对其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可以有效避免很多哮喘的发生。“然而,与过敏性鼻炎的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对于该病的治疗往往被忽视。由于大众缺乏对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容易将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感冒相混淆,延误其治疗时机,乃至迁延成哮喘。”钟南山院士遗憾地说。
对于已经发展成哮喘的患者,钟南山院士建议,必须首先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因为过敏性鼻炎可以加重哮喘的发生。而且一旦忽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哮喘很快就会复发。根据ARIA和GINA(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纲要建议,在敏性鼻炎与哮喘的治疗上应当综合考虑,即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当评价其哮喘状况,而对哮喘患者应当评价其过敏性鼻炎状况。“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最佳治疗可以改善其共存的哮喘症状,显著减少其哮喘的发作。”钟院士说。
钟南山院士进一步指出,在发展中国家,ARIA纲要推荐的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案是首选口服非中枢镇静性抗组胺药,以有效控制鼻炎,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一项发表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上的多中心临床结果显示,哮喘患者在吸入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可以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同时可以减少吸入激素的剂量。
从安全角度考虑,第二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即第二代抗组胺药)与第一代抗组胺药相比,几乎没有中枢镇静作用,无心脏毒性,且起效迅速、疗效持久,不影响儿童的正常活动与认知能力,适用于成人和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据悉,为提高大众对过敏性鼻炎的重视、预防和控制哮喘的发病,4月~6月期间,中国哮喘联盟将联合先灵葆雅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0个城市启动抗过敏教育项目,通过开展医院义诊、家长教育讲座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向患者和大众传播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相关知识及防治方法。